甲骨文书法/罗鸣 刘海清
春晚上演“笔走龙蛇” 功夫演绎汉字之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孟月 张弋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承古拓今,饱含深意。
今年央视春晚主标识将甲骨文中的“巳”字巧妙变化为“灵蛇吐信”造型,再对称反转拼合,形成“巳巳”并肩之态,既有甲骨文的巧妙寓意,也有中国书法的字形美感。
春晚节目《笔走龙蛇》将书法艺术融于河南武术的一招一式,展现太极武术的阴阳之道与书法笔墨的黑白之韵。
甲骨文如何演变为草书?
甲骨文与草书,既有历史传承上的联系,也有艺术特点上的关联。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主要盛行于殷商时期。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不仅是记录占卜和历史的工具,也是中国汉字书法的雏形和起源。
展开剩余87%形态原始,以象形为主要造字方式的甲骨文,如何影响后世多变飘逸的草书艺术?
汉字字体从甲骨文开始,经过金文、篆书、隶书等阶段的演变,逐渐发展出行云流水、活泼飞动的草书。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文字的结构、笔画等不断发生变化,甲骨文的一些象形、指事等造字方法和文字结构原则,为草书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元素和演变的依据。
由于刻写的难度和材料的限制,甲骨文已经具有一定的简约性和符号化特征,一些复杂的事物或概念往往用简洁的线条和图形来表示。
草书同样强调简约性和符号化,通过对汉字结构的简化和符号化处理,提高书写速度,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草书中的一些偏旁部首和笔画组合,都有特定的符号化写法,这与甲骨文的简约性和符号化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传承关系。
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方寸之间包罗万象,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创意。草书作为自由程度最高的书体,需要书家突破常规的书写规范,以独特的笔法、字法和章法表达艺术追求和个性情感。
武术节目展现中国书法意蕴
今年央视春晚,武术节目《笔走龙蛇》给观众一个惊喜。舞台为“砚”,招式作“笔”,太极武术与书法艺术交融,让观众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笔走龙蛇》是由塔沟武校的76名学员参与演绎的创新武术节目,每一个动作都如同书法笔走龙蛇,流畅而富有力量。
虽然春晚舞台上的节目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但塔沟武校的学员们进行了数十天的精心准备,每天都认真训练,仔细打磨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我们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中汲取灵感,将狂草书法的神韵与武术的特点相结合,创作出了这个节目。”《笔走龙蛇》导演蔚金良说,书法的内在力量与中国武术高度契合,二者的融合使节目行云流水。
甲骨文与草书在春晚相遇,共同演绎一场文化的盛宴。春晚主标识与“笔”下生风的书法武术节目相映,为春节的喜庆氛围增添了文化味。
今年过年,“甲骨文”含量极高,除了春晚,还有各式各样的甲骨文文创日历,大街小巷的甲骨文春联……春节中的甲骨文,将古老岁月里饱含深情的祝福,稳稳地传递到当下,传统与现代交融,让年味儿更浓。
甲骨文双语小学堂
甲骨文“福”字,字形像双手捧着酒坛献于祭台,表示求神赐福。本义为保佑,引申为幸福。
The oracle bone form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福”(fú) resembles two hands holding a wine jar, offering it on an altar to seek blessings from the gods.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protection and blessing, which later extended to represent happiness. (文字翻译 童林 张蕊)
请查收!一份来自殷商的新春祝福
共迎新岁,“字”庆佳节。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佐证。河南,又是甲骨文的故乡。
如何用甲骨文写新春吉语?快收藏好这份来自殷商的蛇年新春祝福,春节期间,向亲朋好友送出你亲手写的甲骨文祝福语,一定会惊艳在场所有人。
千祥云集
“千”从“人”,像人之侧立形,从“一”,像一根算筹,表示数字一。千字的本义不详,后假借为数字一千。
“祥”字取羊字正面羊头的长角之形,上部下弯的是羊角的象形,中间竖画取羊的形体,下部向上斜出的羊头及眼耳形,由局部概括出整体的羊。羊字加示为向上天或神灵、先祖祈福求蒙荫之义,故为吉祥的“祥”字。
“云”由天幕上的云层“一”和回旋状的“厶”会意翻卷的云朵。云层上从短横“一”,指事为上部方位。隶定作“云”,意思是天空飘着翻卷的云朵。
“集”从“木”,像树木形。从“隹”,或从“鸟”,像鸟形。本义是鸟栖止于树上,引申为“聚集、停留”。
德高寿长
“德”字从“亍”,像道路形,引申为“行走”。从“直”,意为眼睛直视前方。隶定为“值”,意为行走时直视前方。后增“心”作“德”,意思是心眼耿直,行为端正。
“高”上部从“京”,像尖顶楼阁形,内增横画指多层,下部从“口”,像人张开嘴巴形,此仅取其形,指门口。高,意为高耸的楼阁。
“寿”像曲曲弯弯的犁沟形,犁沟两边从“口”,像耕牛的蹄印,意为耕作过的田地,本字为“畴”,代指田垄,有长久生长的含义。由于“寿”字没有具体形态,无法用象形笔画表达,就借用甲骨文中的“畴”当寿字,一字两意。
“长”下部像人拄杖形,上部人头突出向后飘的稀疏的头发。长,意为头发稀疏且依靠拄杖行走,本义是年长,后引申为长短之“长”。
乙巳大吉
在甲骨卜辞中,乙巳卜常为干支纪日。天干地支表中,巳(子)字形用法特殊,导致很多人都会写错,把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巳(子)写成了祭祀的祀(巳)。因此在甲骨文书法创作时,乙巳的“巳”就应该按照甲骨文卜辞中的乙巳(子)为准。
“大”就像一个人正面站立的形状。“吉”是会意字,下部从“口”,像一个人张开嘴巴,此仅取其形,专指放置之器;上部分像斧钺之“王”形等。措兵器而不用,自有吉善义。
喜乐安康
“喜”字下部从“口”,像人张开嘴巴形。从“壴”,像古代的立鼓形,或缀加点画表示鼓声。喜,本意是安放着的鼓,释为“击鼓而欢”。
“乐”本义是弦乐,从“木”,像树木形,从“幺幺”,意思是两束细丝连接,作琴弦。乐,就是木制弦乐器。后由乐器训为“乐(lè)”,为喜悦、愉快之意。
“安”从“宀”,像高凸屋脊的房子形,从“女”,像两臂交叠置于前的侧跪之人,有的字形在女臀后或背尾缀加笔画疑为坐垫或靠垫,以示稳坐。安,本意指女人在屋内安适跪坐,引申为“安定、安稳、平安”。
“康”是“糠”的本字,借作安乐、安定之意。上部从“庚”,像筛子形,下部从点画,像米谷之皮壳,意思是用筛子筛谷除去皮壳。(文字整理 张弋)
文物小档案
玉蛇
长9.5厘米、宽1.8厘米、厚0.7厘米。青玉,玉质细腻温润,透明。器呈圆弧形,正面略鼓,背面平。椭圆目微凸,口吐蛇信,蛇尾向内弯曲。正面纵向刻出三行平行的鳞纹。
插图/王伟宾
发布于:河南省Powered by 香港联华证券_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_国内可查十大配资平台 RSS地图 HTML地图